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中国·马尔康 www.ynyuanguan.com 来源: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3-05-03   
【字体:
马尔康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11月26日在马尔康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马尔康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  窦孝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县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五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强力推进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五年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迅速提升。201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3亿元,比2007年增长49.5%,年均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1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2:13.9:74.1。

注重培育特色,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作物规模扩大,结构更趋合理。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5.13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9800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7万亩,年产蔬菜4.6万吨、豆薯4276吨、水果2567吨、食用菌1260吨,预计实现收入7851万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60%以上,优质产品率、无公害产品率达80%。畜牧业转型发展,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成立专业合作社15个。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万亩,新增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620亩。新修机耕道202公里、维修474公里。2011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2.44亿元,比2007年增长19.9%,年均增长4.6%。

注重资源转化,工业经济扬帆起航。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推进优势资源开发,锂、硅矿开发、加工初具规模,以双江口电站为龙头的脚木足河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和茶堡河流域小水电开发顺利推进。2011年,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8500万元,比2007年增长68.9%,年均增长14%。

注重提升质量,第三产业繁荣兴盛。加快景点建设,挖掘和开发自然、民族、文化、红色等旅游资源,卓克基土司官寨AAAA景区创建顺利实施,旅游效益日渐凸显。五年来,接待各类游客89.23万人次,年均增长27.9%。2011年,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4.22亿元,比2007年增长4.5倍。规范住宿、餐饮等行业管理,发展会务、考务、商务经济,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有效促进了消费增长。2011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亿元,比2007年增长90.9%,年均增长17.6%。

注重开源节流,财税金融稳健运行。积极培植税源,强化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机构运转、社会保障和维护稳定等重点支出,保证了新农村建设、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投入。2011年,预计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00万元,年均增长28.8%;一般预算支出6.4亿元,比2007年增长160%。预计县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9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43亿元,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

二、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推进藏区发展、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等机遇,切实加大投资力度。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39亿元,年均增长28.5%。城镇化率提高4.3个百分点,2011年预计达44.5%。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实施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完成国省干道改造、通乡油路建设、农网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重点工程。新建、改建通乡、通村公路801公里,全县行政村通达率达97%。完成日部乡、大藏乡等12个村的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农网改造覆盖面达92.4%。

生态环境治理有效推进。五年来,累计治理草场退化120万亩、水土流失24平方公里。完成人工造林333公顷,封山育林5467公顷,森林植被恢复27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9.97%,比2007年增长2.92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达97%。城市空气质量达国家Ⅰ级标准,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Ⅱ类标准。开展“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获“四川省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先进县”称号。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扎实推进,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有效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五年来,累计发放社会养老保险金7185万元、低保金6699万元。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新增就业25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学前、小学、初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9+3”藏区免费职业教育成效显著。教育设施设备逐步配套,建有网络教室13间、多媒体教室61间、交互式白板教室53间、图书1.6万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100%。“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普九”人口覆盖率85.7%。“两基”迎国检工作有序推进。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县中藏医院业务用房建设,改扩建乡镇卫生院9所,完成了大部分村卫生室建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门诊、住院均次药费下降15%。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工作不断加强。2011年新农合参合率96%,财政补助总额达736万元。扩大医疗救助面,救助3万余人次。继续保持人口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兑现“三项制度”资金326万元。2010年被评为“州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其他事业协调发展。圆满承办、协办和举办了州第十三届运动会、州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州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千村同唱感恩歌”、县第二、第三届嘉绒锅庄节及“红歌会”等重大文体活动。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村综合文体设施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农村书屋”覆盖105个行政村。广电事业蓬勃发展,城区实现数字电视转换,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群众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全省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四、开放合作力度加大

体制改革催生发展活力。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93项。有效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设立政府工作部门25个,撤并科级机构10个,组建新成立科级机构5个,省直属下划机构1个,更名科级机构2个。农村税费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医药体制改革等有效推进。完成勘界确权102个村,确权宗地1675宗、面积129万亩。发放林权证327本。

项目建设奠定发展基础。抢抓各种机遇,积极申报扩大内需、藏区专项和灾后重建项目。五年来,累计争取项目231个,总投资7.33亿元。其中:扩大内需项目112个,藏区专项项目18个,灾后重建项目101个。

招商引资增添发展实力。依托水电、矿产、农畜产品、旅游等优势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国电公司、中水集团、大禹水电、双晶硅业、浩普瑞锂业等一批企业入县进行水电、矿产资源开发五年来,累计引进投资项目67个,到位资金15.28亿元。

五、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2011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80元,比2007年增加6789元,年均增长11.2%。预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260元,比2007年增加2459元,年均增长17.1%。

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抵御“5.12”特大地震灾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完成农房重建1026户、维修加固4519户,城镇住房重建97户、维修加固4602户,入住率均100%。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恢复重建全面完成。投资4659万元,对中小学校舍进行了维修加固和恢复重建。完成乡镇卫生院新建1988平方米、维修加固1858平方米。重建村卫生站30个。完成国道317线、省道211线灾后重建,交通全面恢复。

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基本完成。完成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1107户、4316人。新建定居房330户,提升改造定居房777户,入住率100%。发放帐篷及篷内设施1107套,安装太阳能773套。新建、改建村民活动中心36个、文体广场36处,建设公厕42个、垃圾处理池和焚烧点72处。修建高位水池15处,埋设供水管网34公里。新建、改建桥梁5座。架设线路10公里,安装变压器6台,安装入户电表129只。修建村内主干道、入户路53公里。

扶贫防病试点有力推进。完成易地搬迁安置2055户,供应病区口粮1130万公斤;发放易地育人学生生活补贴2663人;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6处、贫困村饮水工程12处;建牲畜棚圈2万平方米,购置牲畜1万余头;设立卫生防治病情监测点5个。大骨节病患者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Ⅲ度大骨节病患者实行集中供养182人,Ⅰ、Ⅱ度大骨节病患者纳入农村低保5438人,发放生活补助和低保金391万元。

“三百”示范工程顺利实施。建设特色魅力乡镇6个,实施人行道改造、乡村客运站建设、排污管道建设等项目66个。新建广场4处,新修道路4条,新建公厕7座、化粪池3座,埋设排污管道7854米,绿化治理7.7万平方米。建设精品旅游村寨5个,新建游人接待中心5处,培育旅游接待示范户33户,村寨标识标牌、停车场、锅庄广场、户间道路、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建设幸福美丽家园22个,完成四改两建和风貌改造1427户,新建、改建村委会活动室9幢2220平方米,新建村内干道、入户路69公里。

六、民主法制扎实推进

社会局面保持和谐稳定。普法工作扎实推进,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专项整治交通、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加强群众和信访工作,强化“四位一体”的大调解体系建设,累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52批1653人次,排查矛盾纠纷423件,疏导化解412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共立刑事案件297起,侦破207起。大力开展社会治安集中整治,查处各类治安案件376起,挽回经济损失280万元。加强维稳应急处突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力推进“双三”活动,巩固深化了“省级平安先进县”创建成果。

行政效能建设深入推进。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规范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明显提升。认真执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累计办理代表议案、建议298、政协委员提案170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0%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成政府门户网站。坚持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深入开展机关纪律作风整顿,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监察、审计、统计、科技、物价、工商、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防震减灾、通信、邮政、气象、烟草、史志、档案、工会、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各项事业,武装、民兵预备役、消防、人民防空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历经了艰辛,也收获了成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县军警官兵和长期关心支持马尔康的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教训与经验都弥足珍贵。实践证明,我们必须准确分析把握形势,抢抓机遇,才能争取主动,加快发展;必须准确分析把握县情,理清思路,才能突出重点,不失方向;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心聚力,才能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必须紧扣目标开拓进取,狠抓落实,才能推进工作,有所作为。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差距。一是农牧业结构调整缓慢,特色不突出,产业化水平低,农牧民增收的难度大;工业总量小,结构单一,支撑力弱,受环境容量的制约大。二是城镇建设空间有限,建设、管理相对滞后,服务功能不尽完善,与州府地位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不相称。三是社会管理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和推进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较多,反分裂维稳任务仍然艰巨。四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干部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开放合作和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抓发展的主动性不强,措施办法不多,工作作风有待转变,执行力亟待提高。以上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与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更是实现马尔康崛起、超越的攻坚时期。新一届政府面临的机遇多、挑战大,承担的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各种机遇,直面应对各种挑战,全力破解各类难题,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扣“一中心一枢纽三地”的战略定位,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改革创新,奋进有为,全力推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改善民生、生态建设各项工作,为建设富裕、民主、繁荣、和谐的川西北明珠城市而努力奋斗。

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38.9亿元,年均增长21%;人均生产总值64800元,年均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亿元,年均增长1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年均增长18.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1亿元,年均增长15%。

——产业支撑力度大幅提高。农牧业特色突出,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矿产资源开发适度,产业链延长,经济效益提高。水电开发快速推进,成为县域经济支柱,有效支撑财力。旅游业更加兴旺,带动作用加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市基础功能明显改善。内外交通通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城乡城镇体系进一步优化,水、电、气、通信等基本功能显著提升,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乡进一步绿化、美化、亮化,山水园林城市基本成型。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化率达到54%。

——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森林覆盖率达61%,林草综合覆盖率达97%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70%以上和100%。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生态环境质量较大提升。2013年创建成省级生态示范县,2016年创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社会和谐基础更加夯实。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等管理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社会管理更加规范、有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更加健全,应急管理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救灾救济能力显著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

——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城乡协调发展,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全面完成,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30元,年均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690元,年均增长13%。

为实现以上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扎实推进以下工作:

一、加快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

(一)建设农畜林产品基地,加速推进农牧林产业化

狠抓农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按照“梭磨河流域果蔬蜜,脚木足河流域豆薯油”的布局,狠抓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牧业格局。到2016年,建成无公害青稞生产基地1万亩、蔬菜基地1.5万亩、优质豆薯生产基地3万亩、特色水果基地6000亩、道地中药材基地2.6万亩。建成200头以上规模化牦牛养殖场40个、100头以上规模化优质肉羊养殖场10个、100头以上生猪(藏猪)养殖小区(场)5个。培育小家禽畜2000只以上规模养殖区5个、养蜂专业户100户。

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依托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扶持雪松、雪源和黄龙食品等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到2016年,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至5家。完善利益和风险防范机制,扶持发展和提升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2016年,力争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5个。

增加科技和设施投入,推广和普及实用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良种繁育等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进节水灌溉、机电提灌站等项目建设,加强保鲜储运、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

(二)全力打造水电工业基地,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大力推进水电站建设。坚持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加快推进大渡河上游、脚木足河流域双江口、巴拉、达维等骨干电站建设,有序推进茶堡河流域等小型水电开发,全力打造水电工业基地。积极推进电网规划建设,提高输送能力,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扎实推进移民与安置。按照“先移后建、整体迁移”的原则,切实抓好水电移民安置工作,规划建设党坝、白湾、脚木足、草登“四大迁建集镇”,以集镇建设为重点,全面启动移民安置工作,有效保障水电站建设的顺利进行。

力促水电开发富群众。创新移民安置办法,推行长效补偿机制,完善后期扶持政策,确保“移得出、安得下、能致富”。抓住水电站建设的契机,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友好协商”的市场化原则,有序推进原材料供应和运输、劳务合作,使水电开发真正起到“建设一座电站、拉动一片经济、造福一方群众”的作用。

保护性开发矿产资源。坚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延长链条、提高效益、保护生态”的原则,有序开发锂、硅等矿产资源。加大技改力度,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延长产业链,就地转化资源优势,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坚持以“合理布局、集约用地、集聚产业”为导向,加快梭磨砍竹生态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强化政策引导,扶持项目入驻,鼓励关联企业向区内集中,促进企业集群发展。规划建设党坝、白湾锂产品初级加工区。积极引进农畜林产品深加工企业,开发加工马铃薯、绿色无公害蔬菜、中药材、野生菌、牦牛肉等农林畜产品,促进转化增值。

(三)打造旅游商贸集散地,加快推进三产现代化

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带动商贸业上档升级。全力打造“嘉绒传奇”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产业。按照“五区六点一中心”布局,加大梭磨峡谷、卓克基土司官寨和西索民居、昌列圣山、松岗碉群和天街、草登石垒民居、大藏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规划建设五大旅游景区,变景点为景区,提升辐射带动力。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举办“嘉绒锅庄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以红色文化、嘉绒文化、宗教文化、土司文化和天然彩林、高峡平湖风光吸引旅客。围绕“游购娱吃住行”等旅游要素,延伸旅游产业链,全面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城市服务能力。整合物流资源,培育扶持物流企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等流通业。紧紧围绕会务、考务、商务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支持金融保险、通讯信息、公共事业、文化娱乐、咨询服务和各类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推广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服务业运作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强商贸网点建设,规划建设建材装饰、果蔬批发、汽车修配等专业市场,全力打造商贸集散地。

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宜居城市

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力促城乡一体化。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城区专业市场、商业网点、特色街区、社区建设等专项规划。修改完善城市供电、供气、供排水、通信等地下管网规划。调整完善乡镇总体规划和村规划,乡镇、村规划率100%。加强规划管理,严格审批建设项目,促进建筑风格的协调统一,提高城市内涵和品位。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城市承载功能。按照“一轴三心四组团”的城区规划布局,加速推进阿底新区、俄尔雅新区开发建设,启动松岗片区开发,有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路网建设,改造城区道路,启动城中村(户)改造建设。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完善城区管网,逐步实现城镇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网布局。改造城市供排水管网。建设嶂恰岭城市公园,打造嘉绒文化美食街等特色街区。实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塑造城市风貌。

紧扣内畅外连主旨,打造交通枢纽网络。全力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着力构建内、外通畅交通体系。积极推进汶马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国道317线、省道211线境内段改建。提升通乡、通村公路等级,提高通畅能力。到2016年,力争实现60%的村通水泥路或油路。加快推进电站淹没区道路复建及码头、站点建设。到2016年,力争完成还建公路160公里,建设乡级码头4个、村级码头18个。

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建设幸福美丽家园。加大新增财力对新农村建设的倾斜投入,突出抓好幸福美丽家园村寨建设,全面完成105个行政村的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大骨节病防治试点,全面完成易地搬迁任务。切实解决农村用水、用电等突出问题。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巩固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年治理鼠虫害10万亩以上。严格保护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加强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100公里。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严厉打击滥砍盗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实施退耕还林地补植补造项目,着力管护天然林178万亩、封山育林5000公顷。

纵深推进环境治理,创建优美人居环境。深入贯彻《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全面推行城乡环境“网格化”管理,严格实行责任区制度,扎实开展城乡环境专项治理,持续推进“七进”活动,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三、围绕改善民生,发展各项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实现“学有所教”。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巩固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加速推进学前教育,重视发展特殊教育、成人教育。鼓励发展各类民办教育。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强化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全面发展卫生事业,努力实现“病有所医”。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医疗急救、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体系,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完善大病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努力实现“老有所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着力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

扎实促进社会就业,努力实现“劳有所得”。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统筹推进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困难群体就业。充分利用社会就业培训渠道,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就业能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劳动力供需对接。切实落实创业扶持各项政策,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就业。

加快保障住房建设,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强力推进公租房、廉租房、限价商品房建设,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特困家庭的住房问题。

四、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积极探索实践,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管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强化舆论信息引导。坚持专群结合,强化社区(村)基层组织的社会管理职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改进信访调解工作。以群众工作统领其它各项工作,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动员和组织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实行挂牌督办、限时解决,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各类信访问题,有效减少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健全完善大调解机制,深入推进调解工作,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五、推进开放合作,激发内外活力

强化开放合作意识。深刻认识开放合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强烈的开放合作意识,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狠抓项目抓大项目。坚持不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州项目资金投向,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发展稳定等现实需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扎实开展项目储备等前期工作,针对性地筛选项目,抢机遇、抢时间,全方位、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扩大投资,力争上一批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支撑作用,对改善城乡面貌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切实改善发展的基础条件。

营造招商引资环境。始终把投资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尊重投资者、尊重创业者的社会环境,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人才环境。制定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加强项目策划包装推介工作,促进社会投资,扩大招商引资。

六、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行能力

光荣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即将赋予新一届政府,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充分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广纳箴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科学行政,创新管理,强化执行,提高效能。

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府。新形势,变幻万端,充满机遇与挑战;新任务,任重而道远,面临的新情况层出不穷。新一届政府将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坚持常务会会前学法,不断地学习,积累新知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准确分析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切实提升驾驭各项工作的能力。

牢记使命,建设奋进型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发展要落后,发展慢了也要落后。面对横向比巨大的差距,新一届政府将视责如山,奋发进取,敢于创新,敢于碰硬,着力破解项目推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等发展稳定难题,不回避矛盾,不回避问题,奋发有为地开展工作,不辜负人民群众的重托与期望。

科学行政,建设效能型政府。政府工作既要重视过程,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更要注重结果,提高效能。新一届政府将制定并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在注重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资金、人力、时间的投入,着力提高行政效能,努力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佳的效果。

改进作风,建设有为型政府。作风决定成败。新一届政府将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雷厉风行,言必行、行必果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改进方法,严肃整治不作为和乱作为,始终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谋发展、抓发展、促稳定上,务求未来五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

增进团结,建设和谐型政府。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战斗力、出实绩。新一届政府将不断增强党性,努力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氛围,构建“团结协作、相互补位”的良好工作格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事不对人,加强团结,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推进各项工作。

守纪依规,建设廉洁型政府。党有党纪,国有国法,政有政规,新一届政府将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以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取信于人民群众。

此外,要继续做好科技、监察、财政、审计、计生、统计、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气象、烟草、档案、史志、防震减灾、粮食储备、供销、机构编制、外事台侨等各项工作。

2012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创造性地抓好2012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力以赴推进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让全县人民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5.5%,力争增长1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6.3%,力争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力争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力争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力争增长12.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力争增长14.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增收致富为目标,着力打造特色产品基地 

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9600吨。大力推进蔬菜、豆薯等基地建设,种植蔬菜1万亩、优质马铃薯1万亩。培育中低温食用菌栽培基地、野生菌生产基地各1个。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力争实现各类牲畜存栏21万头(只)、出栏6.7万头(只),年产肉类6822吨、奶类9146吨。实现农业总产值2.78亿元,增长4.5%。

扶持龙头发展,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新增专业合作组织6个,引进培育种植业龙头企业1个。投资25万元,实施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40万元,实施阿坝蜜蜂养殖项目,建设示范基地1个,培育核心养殖户10户,辐射带动养殖户200户,力争年产蜂蜜400吨。

强化服务体系,增强生产保障能力。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000人次。积极实施农作物良种繁育,建设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站1个、试验田166亩。推广种植秦艽、羌活等道地中药材1500亩。抓好春耕秋播产前服务,狠抓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工作,促进农牧业增产增收。

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生产条件。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推广使用小型农机具,建设标准农田1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推广实施5万亩。大力推进田间渠系配套、小型水源工程,完善7个乡镇的农田水利设施。

二、以水电开发为主导,着力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加速推进水电资源开发。大力推进江口水站移民安置、淹没区道路复建和核准等工作,扎实推进达维、卜寺站实物指标调查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沙尔电站、龙头滩电站、年克站、站。

保护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白湾锂产品初加工,力争年采原20年产锂2.5。引导阳光硅源硅业实施技改建,加快金鑫矿业、浩然矿业、高尔达(二期)、地拉秋6号矿区等采选厂,力早日建成投

加快生态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梭磨竹生业集中区规划建设等工作,改善企业落户条件。励关联区内集中,实现产业聚集协调发展。加强项目包装与推介工作,制定惠政策,大力对外招商。

三、以旅游开发为牵引,着力提升第三产业水平

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完成卓克基会议旧址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红色博物馆的内装工作,做好卓克基官寨AAAA景区创建迎省检工作。以嘉绒锅庄艺术节、看花节等为主题,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举办1次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策划2至3次大型宣传营销活动,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配套完善旅游要素,制定旅游商品开发实施方案,规划建设旅游商品集中销售区,增强对第三产业的拉动力。

加大现代服务业扶持力度。严格实行划行归市,对现有市场进行规范,规划建设农副产品、果蔬批发、建材批发等专业市场。鼓励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1至2条特色商业街,重点打造嘉绒文化美食街。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四、以州庆项目为重点,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州庆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建州60周年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启动梭磨河流域大郎足段河道综合治理,对主城区道路实施提升改造,对城市房屋和办公楼实施维修加固和风貌改造,建设阿日大桥,推进阿底新区日瓦坝片区、俄尔雅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嶂恰岭生态保护治理工程。着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能源交通网络建设。力争启动松岗110千伏、龙头滩110千伏和阿底35千伏变电站建设。继续实施康山、沙尔宗、木尔宗等乡镇农网完善工程,加快农村35千伏以下配电网络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电质量。积极推进天然气管道铺设,基本实现主城区供气。加快通道能力建设,抓好汶马高速公路马尔康段、国道317线马尔康至壤塘至甘孜州俄尔雅塘改建工程马尔康段建设协调服务。投资1700万元,实施马江街至俄尔雅新区(一期)道路工程。启动日部乡至壤塘县45公里道路前期工作。建设通村通畅和幸福美丽家园水泥路70公里。扎实推进自来水三分厂、污水处理厂及卓克基查米新区供排水管网建设。投资250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村5000人饮水问题。

健全机制强力推进项目。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力争在争取国家和省、州项目资金上排名全州第一。加强项目管理,构建储备、开工、竣工一批项目,梯次推进项目的格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的推进机制,定期分析研究,严格实行考核奖惩,切实推进项目的实施,务求全面完成年度项目建设任务。

五、以生态建设为轴线,着力创建优良人居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全面开展省级生态县建设,加快“生态细胞”创建步伐,将马尔康镇、松岗镇、大藏乡、龙尔甲乡、草登乡、沙尔宗乡建成省级生态乡镇。全面实施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加强城区污染治理的运行监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加强空气、水质和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控,全面开展年度排污费申报、审核、征收工作。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扎实开展环境治理。投资1828万元,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国有林森林管护108万亩,集体所有公益林管护100万亩。扎实开展城乡环境专项治理,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五乱”等影响城乡环境的突出问题。

六、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实施37个村的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扩大大骨节病综合防治试点成果,全面完成11个乡镇82个村易地搬迁1100余户的建设任务。加快俄尔雅新区限价商品房、公租房建设进度,完成第二期廉租房建设。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抓好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提高保障能力。加强五保家园、乡镇敬老院建设,按时完成第二期敬老院建设工作。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投资3000万元,实施学前教育、乡镇中心校、中学基础设施及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高考上线率、小学和初中会考合格率稳中有升,超过全州平均水平。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100%。加大科技支农力度,引进推广农作物、中药材、蔬菜等优良品种。加强文物抢救保护工作,投入300万元,实施卓克基土司官寨和松岗直波碉群维修项目。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全县的乡镇文化站。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覆盖率100%。实施公路沿线乡镇数字电视分配网建设。完善区域卫生与资源配置规划,建设县乡卫生信息化网络平台,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加快推进中藏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新建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争创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有序推进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深化妇女儿童“两纲”目标管理,扎实开展终期评估迎国检工作。

七、以创新管理为抓手,着力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力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建立法律图书角,开设法律宣传栏,持不懈开展法制育和法律宣。完成幸福美丽村寨人民调解室建设。进一步深化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扶工作。巩固基层司法所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公平、正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县城”、“省级平安先进县”创建成果。

八、以执政为民为统领,着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

推动思想解放。建立和坚持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探索新方法,不断提高解决和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

规范行政行为。制定出台《政府工作规则》,规范办文、办会、办事、决策制度,不断推进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依法办事,提高行政效能。

提高执行能力。加强目标管理,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加强督查督办,定期检查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促进各项工作按计划落实。

清正廉洁行政。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促进政府工作人员廉洁行政。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已经站在新起点,迈上了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步调一致,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为全面推进马尔康加速崛起、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建议 网站帮助 法律声明 网页纠错 更新统计
主办:38-365365怎么进不去 承办:38-365365怎么进不去办公室、马尔康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 2012 ? 版权所有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6以上 浏览器版本IE6.0以上
网站标识码5132290002 蜀ICP备11001771号 川公网安备 51322902000105号 技术支持:阿坝电信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